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:第06课 戊戌变法.doc [共4页] 历史 戊戌变法 中国近代史 康有为 八年级 光绪帝 清朝历史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启蒙运动 文档共4页 文件大小157.50 KB
第6课戊戌变法知道康有为、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,了解"百日维新"的主要史实。重点公车上书、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、戊戌变法的影响。难点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失败原因。
欢迎来到文档鸽
2021
第6课戊戌变法知道康有为、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,了解"百日维新"的主要史实。1.了解公车上书、百日维新、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。2.思考维新派和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,提高阅读和比较的能力。3.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,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、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,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。重点公车上书、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、戊戌变法的影响。难点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失败原因。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,中国社会的各阶级、阶层有着不同的反应,并在寻求试图摆脱这种局面的方法。前面我们学习了农民阶级掀起的太平天国运动,以及洋务派兴办的洋务运动。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,而洋务运动也随着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而成了明日黄花。既然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都不能完成这一任务,那么,中国的资产阶级又如何呢?一、公车上书--拉开序幕教师:1895年春,正直中国科举考试,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莘莘学子听到了什么?为挽救民族危亡又做了什么事情呢?学生:他们听到了签署《马关条约》的消息,然后上书光绪帝,请求拒和、迁都、变法,史称"公车上书"。教师:(解释)拒和是指不在《马关条约》上签字,变法是指改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。学生:(整理、记忆公车上书的时间、地点、发起人、影响)二、组织学会、创办报刊--舆论宣传教师:公车上书失败了,维新人士就此罢休了吗?学生:没有。教师:他们转而去各地组织学会,创办报刊,积极地宣传变法思想。请大家整理出他们的活动情况。学生:(讨论、整理)地点报刊人物主张上海《时务报》梁启超《变法通议》强调"法者,天下之公器也;变者,天下之公理也","变亦变,不变亦变"天津《国闻报》严复"通上下之情""通中外之故",《天演论》中宣传"物竞天择""适者生存"教师:(提出问题)比较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区别。学生:洋务派主张维护封建统治,维新派主张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。三、百日维新--达到高潮教师:1897年冬,德国强占胶州湾,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,指出形势危机,唯一途径就是变法。光绪帝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,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,所以被深深地打动了,于是接见康有为,表示"不甘作亡国之君",决心变法,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。(指导学生找出百日维新的时间和内容)学生:(讨论、整理)政治上
猜您也喜欢以下内容
-
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:第06课 戊戌变法.doc
-
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:第06课 戊戌变法.doc
-
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06课 戊戌变法.doc
-
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06课 戊戌变法.doc
-
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6课 戊戌变法.doc
-
初中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6课戊戌变法.doc
-
初中历史八年级教案第6课 戊戌变法.doc
-
初中历史八年级教案第6课戊戌变法.doc
-
初中八年级历史上精品教案第6课 戊戌变法.doc
-
初中历史八年级精品教案第6课 戊戌变法.doc
-
初中八年级历史上精品学案第6课 戊戌变法.doc
-
初中历史八年级精品学案第6课 戊戌变法.doc
-
人教版8年级历史上册试题第六课 戊戌变法ppt.ppt
-
2017-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作业课件:第6课时 戊戌变法 (共17张PPT).ppt
-
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人教版同步精英课件-第6课 戊戌变法 (共31张PPT).ppt
-
部编新人教版初中历史8上ppt课件1第6课 戊戌变法.ppt
-
部编新人教版初中历史8上同步测试ppt5第六课 戊戌变法.ppt
-
高中历史(人教版选修一)课时作业: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1课.doc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