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编新人教版初中历史8上ppt课件1第6课 戊戌变法.ppt
文档共24页
文件大小4.32 MB
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6课 戊戌变法 右图是清末《时局图》,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:我们都生活于19世纪末这个动荡的年代,我们都是热爱祖国、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、爱国青年,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?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?让我们一起进入第6课:戊戌变法的学习吧!1888年,上书光绪皇帝,请求变法图强,受到顽固派的阻挠。各省1300多名考试的举人 请求拒和、迁都、变法失败。
八年级历史上册(RJ)
教学课件第二单元
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6课 戊戌变法 右图是清末《时局图》,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:我们都生活于19世纪末这个动荡的年代,我们都是热爱祖国、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、爱国青年,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?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?让我们一起进入第6课:戊戌变法的学习吧!1.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;
2.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;
3.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。
一.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康有为 康有为(1858—1927年)
广东南海人,自幼熟读经书。曾游历西方,钻研西学知识。1888年,上书光绪皇帝,请求变法图强,受到顽固派的阻挠。后在万木草堂中讲学、著书,宣传变法思想,培养维新人才,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典型代表。其学生有梁启超。(一)公车上书
1.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《马关条约》刺激列强侵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895年春,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,等待发榜。《马关条约》内割让台湾及辽东,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,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。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。4月22日,康有为、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“上今上皇帝书”,十八省举人响应,一千二百多人连署。5月2日,由康、梁二人带领,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“都察院”门前请代奏。 时间地点代表目的结果1895年春北京 康有为、梁启超以及
各省1300多名考试的举人 请求拒和、迁都、变法失败。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.公车上书的经过3.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《时务报》 强学会强学会 《时务报》
《国闻报》 《国闻报》宣传思想 梁启超
(1873~1929年) “法者,天下之公器也;变者,天下之公理也” “变亦变,不变亦变”
日本以变法而强大,中国如果不变法,将会因守旧而灭亡。
—《变法通议》只有变法才能救中国二.百日维新1. 光绪帝同意变法1898年6月11日,光绪帝颁布“明定国是”的诏书,宣布“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,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,著为国是,以定众向……。”“明定国是”诏的颁布,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,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“百日维新”的序幕。 光绪为